健康园地

健康科普
返回首页
世界红十字日,这些“救命知识”等你打卡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5-08

浏览:3439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这是1948年国际红十字会第二十届理事会确定的。在这一天,国际红十字会及其在各国的分会都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一日子,以表示红十字运动的国际性以及红十字人道工作不分种族、宗教及政治见解的特性。2021年的5月8日是第74个世界红十字日。


▲2021年5月8日是第74个世界红十字日,中国红十字会于5月1日到8日在全国开展2021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值此之际,中国红十字会发布红十字应急救护公益宣传片,向社会推广“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公益理念,倡导社会公众树立应急救护意识,提升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如果不及时妥善处理,往往容易让小伤、小病变成重伤、大病……而正确掌握基本的急救与护理知识,可在突发情况下有条不紊、分秒必争地帮助别人或实施自救。

在世界红十字日之际,我们整理了10项基本家庭急救常识与大家分享。关键时候能救命哦!

image.png

● 拨打急救电话的要点

◆ 第一时间准确叙述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告知确切地址、联系电话。

◆ 简要描述患病或受伤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和现场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

◆ 报告患者既往病史与服药情况。

◆ 与对方约定具体的候车地点,地点要具有标志性,容易找到。

● 正确的止血方法

◆ 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 伤口处有异物插入时,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

◆ 皮下出血或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 伤口持续出血,要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之后用绷带加压包扎,视情况去医院处理。

流鼻血的处理

首先要立即坐下,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10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果还持续出血,可稍微移动捏的位置,直到止血。如出现血流不止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  烧烫伤的处理方法


image.png

◆ 立即用冷水冲洗患处,抑制高温对皮肤的损伤,降低感染风险。

◆ 用纱布包裹患处,保持其清洁和干燥。

◆ 如果伤处起了水疱,切勿随意刺破,严重时要马上就医。

◆ 千万不可以轻信偏方涂抹牙膏、酱油等物质。

● 异物进入眼睛怎么办


image.png

◆ 用力眨眼,尝试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

◆ 如果没有效果,用干净的手将眼皮捏起,用流动的水冲洗。

◆ 千万不要揉眼睛,防止异物划伤眼角膜。

● 中暑的急救方法

image.png

◆ 症状较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用冷水毛巾擦身,敷头部,喝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

◆ 如患者意识丧失,痉挛剧烈,应让患者采取昏迷体位(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并尽快拨打急救热线送医救治。

● 喉咙卡刺切勿盲目吞咽


image.png

◆ 如能看见异物,就直接用手或镊子取出,若看不见或患者已不能说话,应及时就医。

◆ 若发现有人用手抓住自己的喉咙,却不能说话时,说明异物可能已经堵住了呼吸道,应立即采取哈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被救人身后,以拳头的大拇指和食指侧对准被救者的上腹部,另一手握紧该拳头,使劲快速向上方挤压,急救时要控制力度。

● 煤气中毒的应急处理

image.png

◆ 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让患者处于空气流通的地方,保持呼吸道顺畅,仰卧、保暖,并尽快送医治疗。

◆ 在室内煤气散尽之前,切勿使用明火、拨打电话等。

● 夏日防晒伤


image.png

◆ 首先要做好防护工作,外出前30分钟涂抹防晒霜,紫外线强烈时建议采用撑伞、穿长袖衣物等物理防晒方法。

◆ 晒伤后要尽快冰敷:先用冷水冲洗晒伤处,然后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晒伤部位,直到皮肤感觉舒服为止。

◆ 如果晒伤严重,出现比较大的水疱,千万不要弄破,尽快去医院处理,以免感染。

● 扭伤的应急处理


image.png

◆ 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内,尽量每隔一小时冰敷半个小时,将受伤部位用弹性压缩绷带包扎好。

◆ 24小时以后,改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

◆ 如果几天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 配备家庭急救箱


image.png

家庭急救箱内应包含以下物品:

◆ 消好毒的纱布、绷带、胶布,脱脂棉、三角巾。

◆ 体温计、医用镊子和剪子。

◆ 酒精、紫药水、红药水、碘酒、烫伤膏、止痒清凉油、伤湿止痛膏。

◆ 内服药大致可配置解热、止痛、止泻、防晕车和助消化等类型

参考资料

1. 医学之声《这九个急救常识是错的!》

2.人民网《最全家庭急救常识!但愿用不上,但一定要知道!》

3. 人民日报微博《生活中的急救常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作者:鞠一楠

图片来源自网络

image.png



♦来源丨健康中国头条微信公众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微信公众号  

♦主办丨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

♦协办丨普洱日报社

♦编辑丨黄筱媛、马雨果♦审核丨邓志勇、李毓珊

友情链接

思茅区人民医院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振兴北路

预约电话:0879-2885853

联系电话:0879-2836866

思茅区人民医院
思茅区人民医院

自助服务平台

思茅区人民医院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思茅区人民医院 滇ICP备1500550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80202000141

技术支持:川海数科

本站部分素材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关注我们

思茅区人民医院

门诊指南

专家出诊

来院导航

科室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