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日期:2023-03-15
浏览:963
急诊人的夜晚
凌晨,在很多人进入梦乡时,急诊人的夜班工作拉开序幕。
在家属的大声呼救中,这个安静的夜晚注定不平静。原来,是送来了一位药物中毒的病人,据家属介绍,她因感情问题自服了400片某药物。
急诊科值班医生详细了解情况后,仔细查体,告知家属病人需要插管洗胃。获得家属同意后,我们将病人推进了洗胃室。
夜班的医生和护士都是“一对一”模式工作的。当晚值班的护士小刘立即叫醒备班的护士小鲁参与洗胃抢救。然后,准备洗胃包、洗胃水等器具。
插管时,病人特别不配合,死活不肯张嘴,情绪非常激动。小刘猜想,是不是因为家属在的原因,导致病人有情绪?于是,小刘把洗胃室门关上,让家属在外等候。小刘眼里满是关心,温柔的安抚病人:“现在你的家人都在门外,我们都知道你不开心,再不开心都不能让自己受罪啊!来,你配合我们,我们尽量让你不难受。我们都理解你,咱们先看病,来,张嘴……”
病人慢慢张开嘴巴配合洗胃。接下来,一万毫升清水洗出来全是药物的颜色,再洗还是有颜色,再来一万毫升清水清洗……这时,小刘已经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但她的眼睛从没离开过病人,一直观察病人的情况。
此时的小鲁也没闲着,一遍遍地加洗胃水、倒洗胃水、记录洗胃液用量、观察洗胃液颜色,在配合小刘洗胃的同时还要给外面输液的病人换药水,一刻不停歇。
整个洗胃过程中,医护人员不仅仅是把这项工作当成一种责任,更多的是对病人的关怀,把他们当亲人一样对待。
40分钟后,洗胃结束。由于洗胃的呕吐物沾满了病人的半边脸及头发,小刘和小鲁就细心地为病人洗脸,把她头发上的呕吐物一点点擦掉洗净,用吹风机吹干。之后,再小心翼翼地为她剪去乌黑的指甲,给她擦洗身体后换上干净的病号服。
病人忽然一把握住小刘的手说:“医生谢谢你们,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这种温暖了,很多年没有人这样关心过我了。”说完,只见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
在医护人员的细心照顾下,这位病人最终好转出院。这样的险情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点赞”也不是第一次收到。在一次次的抢救中,我感受到了急诊科团队协作的精神与力量,还有团队视病人为亲人,为解除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而做出的努力。
一次次的“争分夺秒”让我深知,治疗与守护,是一名急诊人必须坚持的职责与使命。
来源丨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作者丨史文仙
主办丨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
协办丨普洱日报社
编辑丨张婉清、马雨果
审核丨邓志勇、李毓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