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微创介入中心普通外科与放射科综合介入团队成功为多发性肝血管瘤患者开展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肝动脉栓塞术。
今年60岁的患者黄女士,4个月前腹部B超检查发现肝血管瘤。近日,她感到右上腹胀痛不适入住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经腹部增强CT及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多发性肝血管瘤,最大瘤体6.5*5.6*4.7cm。微创介入中心综合介入团队经过评估及讨论,建议黄女士行肝动脉造影+肝动脉栓塞术。主管医生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同意上述手术方案。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微创介入中心普通外科和放射科综合介入团队通力合作,成功为黄女士实施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肝动脉栓塞术。黄女士术后恢复非常快,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看着只有针眼一样大小的伤口,黄女士及家属表示对手术非常满意。
▲肝血管瘤术前CT影像
▲肝血管瘤术后栓塞影像
下一步,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微创介入中心综合介入团队将围绕“精准、微创、加速康复”三大理念,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接下来
注意喽!
为大家讲讲案例中提及
的肝血管瘤是怎么回事
肝血管瘤是肝脏中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被认为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发病率约为1.5%,男女比例约为1.3:1,高发年龄段为40至60岁,约占肝良性肿瘤的5%至20%。
1.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
2. 当血管瘤较大时,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腹部肿块 在腹部触摸到肿块。
●压迫症状 压迫胃肠道会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压迫胆管可导致黄疸;压迫膈肌可引起呼吸困难等。
●肝区疼痛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区隐痛或胀痛。
1. 超声检查此方法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优点,可以初步判断肝血管瘤的大小、位置等。
2. 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上述方式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肝血管瘤的特征,有助于与其他肝脏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 观察随访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肝血管瘤,一般无须治疗,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观察其变化即可。
2. 手术治疗当肝血管瘤较大、有明显症状或出现并发症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肝血管瘤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等。
3. 介入治疗通过微创介入技术栓塞肝血管瘤的供血血管,使血管瘤萎缩变小。
如您有介入治疗
方面的问题想咨询
以下联系方法请收好
就诊地址
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3号住院楼6楼普通外科
联系电话
成医生:
0879-2885809
18087738406
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成立于2010年9月18日,经过14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教学、培训、疾病诊疗为一体的二级临床科室。2018年,科室挂牌成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龚昆梅专家工作站。2021年,科室挂牌成立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孙建伟专家工作站。科室每年选派医护人员到国家级、省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目前已开设了普通外科专科门诊。
♦来源丨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作者丨成伟
♦主办丨普洱市中心医院(思茅区人民医院)
♦协办丨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丨马雨果、兰玉洁
♦审核丨徐瑞、邓志勇